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累越多的家庭安装了净水器来过滤自来水,使其直接达到厨房做饭及饮用标准。过滤家庭自来水的净化器也分为很多种,有简单过滤的,如仅仅依靠PP棉、活性碳、压缩碳等成本比较低的净水器;也有较好的,如通过超滤膜来过滤自来水已达到厨房等基本生活用水标准的净水器;以及更高端的以RO(反渗透)膜为过滤滤芯的纯水机等。基于这些典型案例的应用,实际上目前一个新兴产业——“膜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之中。
1.膜的定义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功能能够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
图1:膜分离的简单原理和典型的膜
图2:膜的简单分类-按作用分
2.膜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膜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后全球第三大水处理市场。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高性能膜材料创新链和产业链,自主研发了一批膜材料和应用技术,未来膜材料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在2015年,我国膜产业产值规模高达849亿元,同比增长15.8%。
未来市场规模巨大。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的《中国膜行业“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编制思路,“十三五”期间,膜产业将实现产值翻番,年均增长20%左右。“十三五”末期功能膜产值突破2500亿元,出口实现100亿元/年。
企业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据初步统计,截止2015年,中国膜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接近450个,主要集中于华北(约110个)与华东地区(约230个),其中北京81个,江苏59个,上海57个,浙江53个。
图3:2015年膜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布
图4:.以水处理产业为例的产业链
膜的研发和制作是产业链核心,拥有更高的技术先进性和盈利性,利润较高;中游的水处理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营都是上游的自然延伸,产品的利润水平相对较低。
3.我国膜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是发展基础弱,主要体现在高端膜材料、膜产品和制膜设备过多依赖进口。在原材料方面,聚砜、聚偏氟乙烯、聚醚砜及食品级聚氯乙烯等制膜材料50%~70%依赖进口;制膜设备生产能力和技术精度相对较低,国内大型制膜生产线设备多由国外进口。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竞争力弱。国内膜企业相比国外企业规模偏小,自主研发能力弱,虽然膜技术科研成果较多,但多数实用性不足,影响力也较低。目前部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形成恶性竞争,企业水平、产品品质、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融资渠道不畅。膜产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然而在信贷方面,银行对中小膜技术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其严格的审批制度也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四是产业环境有待改善。行业标准欠缺,第三方检测平台较少,检测平台仅有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产品质量评价缺乏依据,同时对外出口也难以获得认可。
4.针对目前现状的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是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依托骨干企业,示范建设几家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二是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政府引导形成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制定完善膜行业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相关联盟的作用,开展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管理;四是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综合采用财政投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融资优惠政策和人才政策等多种政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膜工业市场。
(本文为福睿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