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进入“下半场”,“十三五”渐行渐近。“十三五”末期的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
全面奔小康
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时点绘成一副坐标,那么,五年计划(规划)似一个横向时间轴,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算起,我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的框架体制,已有60多年的历史。
而纵向来看,“三步走”战略如竖向的三把标尺,与横轴的三个交点,连成一道昂扬的上升曲线。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即以1980年为基数使经济总量(GDP)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其中的一个亮点,无疑是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画龙点睛。
截至2000年,我们已经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统计显示,在告别20世纪之际,我国GDP达到10810亿美元,人均GDP为854美元,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800美元的目标。
数字以外,一系列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份由国家信息中心承担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课题认为,这些都在说明中国已从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微妙的文字变化,却反映了其内涵和意义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深入而产生的。
相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尽管只增加“全面”二字,却大大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不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加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谓“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体制也完成了从“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的转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认为,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横纵坐标再次交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再次得到升华。
从建设到建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康社会不是一天建成的。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这也正是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十三五”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反映了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这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宏观背景。
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就国内情况看,增长“换挡期”和发展“转型期”等因素的叠加,将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新的挑战。
从增长动力看,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从产业结构看,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不协调;从收入差距看,受多种因素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统计数字显示,基尼系数已经从1978年的0.32上升至2012年的0.47。
以创新跨越“陷阱”
中国经济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爬坡”时切换到较低挡位,更有助于行稳致远。这也是经济增长“换挡期”的深意所在。
“‘十三五’规划如果做得好,如果我们的发展比较顺利,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负责人表示。
“中等收入陷阱”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我国能否避免重蹈拉美国家覆辙进而迈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一段时期以来各界讨论的热点。而近期争议愈发热烈,不少经济学界人士表示,这一概念有待商榷,经济学家华生更是撰文直言“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
“中等收入陷阱”出自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意为进入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往往因既无法在工资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高收入国家竞争,而容易陷入增长停滞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这一概念富有启发性,但在理论和逻辑上缺乏支撑。收入水平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带来陷阱的原因,也不是陷阱的表现。
因此,李佐军提出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延伸为“中等收入转型升级陷阱”概念,即在特定制度和国际环境下,因转型不好、升级不成,而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状态。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也表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需要更新:“因为收入正常增长,但由于某种原因,社会政治动荡,结果导致技术水平、制度的效率下降,生产力受到影响,又或由于某种原因引发生产力停滞,社会动荡,这才叫陷阱”。
无论“陷阱”是否“伪命题”,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背后的逻辑与“换挡”表现有关,“转型”可视为答案。而创新驱动发展,则为“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我们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为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他申报的《“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入选“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
陈劲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十三五”时期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同时,这也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要求,“通过这一战略,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体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前些年我们主要实现了数量上的发展,现在要提升发展质量,也就是要创新。”陈劲说,发展质量不仅靠科技创新,还要靠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
陈劲认为,以前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太狭窄,“现在把创新加上,依靠全社会、全球的创新。创新是核心动力,实现从科技到创新、再到发展的链条。”在目前这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的条件下,以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用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所以,‘中等收入陷阱’有了创新驱动就完全有可能跨过去。”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