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的治理可能需要长达10-20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足以带来巨大变化:雾霾公平地影响每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倒逼政府、政策、政治的改变,精明的投资者可以从被污染得一片模糊的中国经济中看到金子……
猜想一:环保设备产业爆发式增长
国内PM2.5监测设备市场将爆发式增长。现在安装的仪器中,80%以上是国外技术的产品。这是一个让国内企业无法忽略的市场。那些生产面罩、空气清洁器和家用水过滤器的公司应该可以看到大雾的光明一面。根据加拿大咨询公司TechSciResearch的数据,中国的空气清洁器行业每年估计会以36%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市场容量会超过150亿美元,在中国该增长速度是国际平均水平的四倍。只有不到1%的中国家庭有空气清洁器,而在污染没有那么严重的美国、日本和韩国,20%的家庭有空气清洁器。包括瑞典品牌Blueair在内的2000美元一台的高级空气清洁器,正成为有钱人的新奢侈品。
猜想二:新能源汽车加速
如果没有祸害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对于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讨论,恐怕依然会停留在政策支持、电池技术、整车成本、商业模式等等几个已经被聊得相当热乎的话题上。但是现在,雾霾毫不留情地摆出了难题:你们真有那么多时间么?
截至2012年11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许多城市已进入代表先进文明的汽车社会。但环保部的数据显示,机动车快速增长使得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我国机动车排放的4种主要常规污染物的年排放总量均列世界各国之首。而按照权威学者的计算:一座城市若投入1000辆纯电动巴士,可减少碳排放量13.797万吨,相当于种植378万棵树。
猜想三:保健医疗产业迅速发展
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销售或将受益。根据WHO统计,大气污染将显著提升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炎特别值得关注。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受影响较大。还可能导致眼部、咽部不适,并导致心理疾病、骨骼发育疾病等。
各类肺清洁、肺保健机构将涌出。现在的美容健康机构有各类“排毒”项目,以后也许会有许多“肺保健”项目和机构出现。
猜想四: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改变
习惯“宅生活”和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市民学会了宅在家里自娱自乐,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网络将成为最好用的辅助工具。各类为“宅生活”、“居家办公”而准备的通讯手段、工具、服务将应运而生,由此导致信息服务业大发展、电商迎来又一春、网游火爆……
催生“环境移民”。尽管中国巨大的商机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对外籍员工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但是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让这种吸引力打了折扣。据统计,以英国为例,每年有1.7万英国公民在中国合法生活和工作。不过,愈来愈多的外国人正在逃离中国。近几个月来,几家国外知名制造业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开始相继要求被派回国,另有一些一线城市的外籍员工跟雇主商议续签合同时,会要求公司付给他们额外的“危险津贴”,以作为在一线城市继续工作的前提。许多中国白领也由于担心健康问题选择逃离大城市,甚至逃离中国。
猜想五:雾霾时代的时尚
人们手机中都装有“空气质量指数”等软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它查看当日的空气质量,然后根据当天的空气质量决定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上班,考虑需不需要带PM2.5口罩,以及下班回家后要不要清洗脸、鼻子和嘴巴。
雾霾来临时,大街上,几乎每个人都扣着猪鼻形的PM2.5口罩。服装流行色、发型式样、女士化妆等都将因雾霾而改变,隔离霜、防雾霾口红、净雾霾洗发水……甚至兼顾防霾功能与都市时尚的特别风衣都将成为新的时尚。
某一天,不排除星巴克延伸出清巴克,专门提供清洁空气的社交场所。届时,你可以在城市综合体中见到以清洁空气为卖点的各类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场所。
猜想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雾霾治理重在治本。更严格的汽车限行政策,暂停部分工厂的生产,这都是治标的办法。治本的办法是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这比简单的治理更近了一步,比如火力发电需要按照国家的新标准改造,使烟气排放能够达到标准。最根本的还是调整产业结构。举个例子,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需要大量用煤的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沿海建了大量火电厂,这对当地的经济是起促进作用的,但是燃料需要远距离运输,不尽合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煤电一体化,让资源丰富的地方发电,然后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部沿海,这样就可以逐步关闭东部的电厂。另外,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会更多得到发展。
猜想七:政府考核方式改变
未来,整治雾霾天气将作为各地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PM2.5年均浓度将成为各地“十三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会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已离任的也要追责。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的时代将加速成为历史。
猜想八:大城市房价会下跌
雾霾等环境问题突出、交通拥堵、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将城市的生态和宜居指数大打折扣。在近期的宜居城市排名中,北上广均无缘前10,其中,广州排名第18位、上海第23位、北京第74位。宜居城市的评价包括人均道路面积、房价收入比、气温舒适度、空气质量等指标。由于宜居程度下降,预计未来北上广城市的房价会因此而下降,国家宏观调控很难撼动的房价,却被雾霾控制了。
猜想九:中国成为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让碳交易试点加速推进。从今年6月份开始,深圳、上海、北京已经陆续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年底前天津和广东的碳交易市场也将上线。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北京将研究设置低碳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七省市试点,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