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底如何预测2014年经济形势,为明年工作部署提供依据,是各地方政府和企业近期关心的重点。福睿智库梳理了王小广、朱海斌家、李佐军、张立群、彭文生等人及社科院和巴西主流媒体对经济形势的深度解读,希望能对政府领导及企业家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提供一些线索和判断。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教授认为: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趋稳向好,不是企稳回升。
2、总体来看,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不刺激、促改革、去杠杆。不刺激的政策不是永恒的,是暂时的;深化改革,通过减政放权的改革措施求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去杠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措施,中国经济的最大泡沫是房地产。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不会形成新的上升趋势,周期性、阶段性调整仍未到位。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下行压力。投资有继续向下的压力,最主要的是房地产。房地产不调整我国经济不可能见底,明年房地产会有很强的下调压力。消费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不足仍将继续。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今年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落实、去实施,虽在目前还暂时看不出效果,但在明年会逐渐体现。如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应会在明年发挥作用。关于改革,预期金融改革会加快,城镇化改革明年应有实质性的进展,资源品价格、环境税的改革等。
4、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CPI在2.5%-3%之间,不会持续在3%以上。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认为:
1、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走势,一季度经济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经济增长将有所加快,全年可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预计2013年全年中国GDP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2、报告预测,2014年,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做出新部署,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中央政府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报告建议,未来中国应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调整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形成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
1、9月份高于预期的CPI价格报告没有改变我们近期通货膨胀仍将处于良性水平的观点。
2、全年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不会出现变化,信贷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为了避免和弥补信贷增长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中国央行已试图通过打压投机性金融活动和发布指引鼓励向生产率较高或资本周转率较快的行业放贷,提高信贷传导渠道的效率。
3、需要小心关注的是PPI通胀动态。PPI通胀率在近几个月收窄令人鼓舞,表明近几个月国内和外部需求均有改善。展望未来,PPI指标走出负值区间将对公司的利润前景意义重大,并可能会使市场看好目前经济活动增长的力度和可持续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
1、从中国经济的短期(2013年)走势来看。全年将呈现“前升后降”的态势。其中,前三个季度可能会震荡上行(弱增长),最后一个季度可能会下行。
2、从中长期走势来看,2013年到2014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出现一个深度调整过程。直到2015年之后,才可能走出这一轮调整,步入到中速增长轨道。
3、近几年,我国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对很多企业和产业带来了挑战,当前大量企业面临生产困难,都与这个背景有很大关系。2015年以后,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如过去那么高,但仍可维持一二十年5%-8%的增长,这在全球仍属高增长。
4、根据市场趋势和对“十八大”报告的分析,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节能环保产业、二是生态产业、三是海洋产业、四是信息产业、五是绿色制造业、六是文化产业、七是大健康产业、八是生产性服务业、九是现代农业、十是与新型城镇化有关的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1、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速没有出现原来预期的持续回升,但处于7.5%至8%的适宜区间,中国经济站住了脚跟。
2、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出现阶段性下移的新情况下,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持续反弹而是走稳。
3、在适宜区间内小幅波动是正常的,不能总是抱着持续明显回升的预期。
4、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变过程仍在进行,这种转变会带来以前没有遇过的发展环境条件变化,要把各种预案准备充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
1、2014年将进一步放缓,预计GDP增速会下滑至7.3%,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则可能下调至7%。2013年年末经济增长难有显著起色,预计全年GDP增长7.7%,仍存在下行风险。
2、未来几个季度通胀压力温和,下调2013年CPI增长率预测至2.6%,预计2014年CPI 通胀率仍然温和,为3.0%。PPI通缩继续,下调2013年PPI增长率预测至-1.7%,2014年跌幅收窄。通胀回升幅度与经济放缓幅度基本相当。
3、尽管目前市场上降息降准的呼声较强,但受房地产泡沫掣肘,基准利率将维持不变,央行会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并且,在没有出现较大的资金流出的情形下,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当前水平。
巴西主流媒体《圣保罗页报》认为:
1、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达7.8%,高于政府预设的7.5%的年增长目标,这使得中国政府可以减少对此前为提振低迷经济而出台的“微刺激”措施的依赖。
2、第三季度的良好增长态势增强了政府的改革信心,有利于其保持原有的改革方案,能够在不借助于更多刺激手段的情况下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3、随着中国经济从依赖出口投资到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和经济平衡上,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今年底和明年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