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型国家作为第二个百年的首要奋斗目标,并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科技创新的地位再度跃升。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相继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转移链条不畅、信息共享不足、专业化服务机构与人才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福睿智库在科创项目操作过程中,通过对浙江科技大市场和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实地考察调研,总结出两地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若干经验,以期为各地政府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瓶颈提供思路借鉴。
一、基本情况介绍
1.浙江科技大市场
2002年,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浙江省主办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投入运行,目前已形成了由省级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分市场和29个专业市场构成的体系架构。网上平台主要提供信息发布、科技商城、成果竞价、难题竞价、技术评估、项目公示、合同登记等功能。根据平台实时数据,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累计发布技术需求8. 88万项,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近22万项,成交并签约项目4.38万项,成交金额3252.94亿元,上线高校、科研机构3万多所,中介机构12000多家,集聚专家6万多名,累计会员数18万余人,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市场技术市场之一。
图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页面截图(2018年7月9日截取)
针对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技术市场脱节的情况,2012年开始根据浙江省领导的指示,建设“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五位一体的浙江科技大市场,并于2014年12月正式落成启用。通过两批共选引了40多家从事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机构入驻,形成一站式的创新服务链,初步实现了实体技术市场与网上技术市场功能的互补。
图 浙江科技大市场交易服务大厅
浙江科技大市场和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由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一公司”)承担。伍一公司为省科技厅直属单位,现有股东为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2.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由江苏省、南京市两级财政出资建设,线下服务实体场所于2017年1月22日启动试运营,位于南京市成贤街118号(原南京科学会堂)。秉承“连两头、促中间,小平台、大服务”的理念,以线上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线下服务社区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永不落幕”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3.0版本。整个市场运作可用“三个一”来概括:
——搭建“一平台”,即技术产权交易线上服务平台。可让技术供需双方便捷实时获得信息查询、发布供需信息、进行成果价值评估、实现技术和产权交易等基本服务,并通过合作服务机构获得委托研发、管理咨询、投融资等增值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科技企业数近38万家,用户数逾9万余人,共汇聚各类有效数据信息210万余万条,初步构建成果、专利、需求等8类基础数据库。
图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线上服务平台页面
——构建“一中心”,即技术产权交易线下服务中心。作为线上服务平台的“实体店”,线下服务中心17200平方米,将打造科技服务社区,聚集综合查询、项目申报、技术评估、合同登记、技术银行等一批技术产权服务商,提供专业化运营的全链条服务,加速技术产权产业化;已能提供确权、挂牌、洽谈、评估、签约、鉴证等线下服务。
图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线下交易市场大厅
——打造“一体系”,即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技术转移生态体系除了线上线下融合外,还采取“专业运维+加盟机构+注册会员”的模式,建立专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基层信息站点和地方加盟分中心,形成能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图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运作模式示意
二、运营启示经验
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营模式和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1.“政府+市场”双重推动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及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均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推动(详见表1)。浙江省科技部门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对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公司重点承担的省级综合市场建设和运行、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服务功能升级、技术市场统计等社会公益性工作,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通过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并实现转化产业化的项目,经审核市、县(市、区)可按技术合同成交额10—20%的比例给予产业化经费的补助,省科技厅从成果转化专项等资金中按成果交易实际支付总额的10%给予补助。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得到了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16年8月以来,江苏省副省长张敬华先后8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7次现场检查指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开业当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专程到市场调研,并做出工作指示。
在政府推动的同时,也注重市场作用的发挥。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均在保证国有控股的条件下,吸引社会资本成立市场化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保证服务的专业性。浙江省在开展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中,明确提出“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择优选择资质信誉好、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或公司,运营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搭建了“1+N”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在确保公益性的基础上,与外部机构合作设立多个专业服务公司。
表1 浙江、江苏技术市场相关支持政策
调研点 | 政策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浙江科技大市场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培育技术市场和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五年计划(2013—2017年)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若干意见 |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关于开展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 |
海宁市科技局、财政局 | 海宁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淘科技)成交项目专项补助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 |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 关于加强全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通知 | |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 |
江苏省财政厅、科学技术厅 |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 |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泰科易——泰州网上技术交易平台专项奖励实施办法(试行) |
2.“线上+线下”双线运营
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均在搭建线上交易平台的同时,建设了线下交易中心。其中浙江科技大市场在线上平台运行12年之后,搭建了线下的科技大市场;江苏以线上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同时建设线下服务中心作为线上平台的“实体店”。纵观两大市场的线上平台,均包含了技术成果与需求发布、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登记、技术评估等技术交易服务板块,同时均运用了大数据手段进行实时数据的发布与更新,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还计划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信息与需求的精准推送。从线下交易市场来看,两地均设有咨询、交易服务、技术评估、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服务窗口,并建立了“高大上”的展厅进行展示展览和宣传推广。
3.“主市场+分市场”多点联动
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均在建设主市场的同时,在省内甚至跨省进行扩展布局,并建设专门领域的专业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在省级主市场之外,在省内建设了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分市场和29个专业市场;并建设了海南科技大市场、那曲科技大市场、阿克苏科技大市场等7个省外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现已拥有14家地方分中心和8家行业分中心,还将筹建镇江、常州、常州高新区等分中心。
图 浙江科技大市场分市场情况
图 江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分市场情况
4.“人才+服务+活动”多重保障
浙江、江苏在加强技术交易市场政策保障的同时,也注重强化人才、服务等要素保障,同时举办多类型的活动营造氛围、提升活力。
人才方面:浙江科技大市场和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都高度重视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队伍的培养。浙江省科技部门每年安排100万元经费,并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考核评价工作。截止2017年9月,浙江省共举办了43期技术经纪人培训班,总参训学员5700多人次。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专门建立“技术经理”队伍,作为中间经纪人对交易双方进行撮合,请来专业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首批已确定60名技术经理、300名技术经纪人、500名技术交易联络员,并设立了技术经理俱乐部,现已有370多名技术经理人,促成项目30多项。
服务方面:浙江科技大市场和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均以技术交易服务为核心,无论是线上服务平台还是线下交易中心,均围绕技术交易设置相关板块,如政策咨询、合同登记、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培育技术经纪人或技术经理队伍,健全技术交易的上下游链条和环节。
活动方面:浙江科技大市场已累计举办4场浙江省“张榜招贤”暨企业技术需求竞价会,策划“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智汇营”品牌活动;2003年以来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并承办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截止2018年2月,累计举办国内外各类培训、沙龙、论坛84场次,参与活动企业超2200家,累计7200人次参与。
综上所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搭建线上线下运营、链接供需双方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委托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或公司运营,完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财政奖励及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健全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转化生态链及知识产权、政策法律咨询、氛围营造等服务链,“搭好桥梁、建好平台、做好环境”,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福睿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