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从广义上说它是5G 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偏传统领域的基础设施(如电力建设)补短板的结合。尽管“新基建”内的诸多概念的出现已有不少时日,但是从中央政策层面的确认算起,它的出现时间却要短得多。“新基建”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本篇作为“新基建”系列研究的起点,将以产业为出发点,围绕“基建“和“动能”两个要素来剖析新基建的内涵。
一、“新基建”的诞生及特点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基建行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不过,相对于“旧基建”而言,“新基建”从构成上剔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占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高的公路、铁路、桥梁等工程建设,更聚焦于传统产业的补短板(如特高压建设)以及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的引领作用。通过下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新基建”与“旧基建”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从上图可以总结出“新基建”的第一个特征,也就是软硬结合。在“新基建”的七大主要领域中,只有特高压(电力基础设施)和城市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交通运输设施)属于传统基建的内容。5G通讯基站属于下一代通讯基础设施,它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样方兴未艾,进入市场时间不超过两年,建设体量相对于其他传统基建领域来说太小,因此勉强只能算半个。剩下的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均属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数字产业的范畴。不难看出,相对于“旧基建”钢筋水泥的架构,“新基建”的大厦更像是用程序和代码所建造。
其次,“新基建”中的新兴产业集中度更高,主题导向更加明确。尤其在数字产业领域,无论是硬件端的5G通讯基站,还是软件端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都是属于能够提升企业或个人的信息化水平与数字化水平,因此在窄带物联网(NB-IoT)、边缘计算(MEC)、北斗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就更为迫切。这一系列底层架构作为新基建实现的基础,共同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独立自主可控的实现。
再次,“新基建”更强调产业之间的融汇共通。一方面,传统的基建行业重点在于机械制造、土木工程、通讯基站,以硬件层面的建设为主。新基建中加入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等则是发力于软件端,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拓展了传统意义上“基建”这一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内部存在着一条密切的关系链,推动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5G通讯技术为例,5G车载通讯终端是实现AI自动驾驶的必备条件之一;依靠其邻近性、高带宽特性实现的边缘计算(MEC)则在AR、监控视频分析、智慧城市交通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下一代工业互联网所需要的eMM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以及URLLC(超低可靠时延)同样需要5G通讯技术参与其中。在传统领域,产业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渗透的态势,比如由“特高压+新能源充电站+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元素建立起的智能电网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这样一来,通过“新基建”政策驱动,产业之间就产生了良性互动的开放生态链。
最后,由新旧基建对比可以推断出,“新基建”与“新动能”是一种乘数效应的体现。传统基建通过房地产、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来产生经济动能,刺激经济增长,基建与动能之间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新基建的推动力,即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本身就是经济动能,在新基建的进行过程中,基建和动能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基建赋能将可以为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通过自身发展来反哺基建,为其提供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基建”将拥有远超“旧基建”的动能累积,真正能够发挥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作用,从而放大各自的优势。
二、“新基建”的使命
随着国家“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基建”的内涵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土木基建”向“信息基建”转型,后者作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保障,成为今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并在国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时代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从现在到未来两三年间,“新基建”的主要承担了三大使命:
“新基建”承担着做大做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任。自2018年4月以来,中美之间的冲突核心已由所谓的“关税战”转向了“科技战”,5G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产业成为了西方主要国家重点盯防、打压和扼杀的重点,因此扩大内需,通过基建来拉动和刺激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消费与应用成为扶持我国新兴产业的必由路径之一。与前几轮基建投资相同,通过新基建的提出,政府将会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进行鼓励和扶持。政府专项债规模的扩大,投入重点也会在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领域的制造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新基建”是我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2019年国内经济压力的下行压力加大,使得保增长、稳就业成为我国下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2008年与2012年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均通过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在这两轮基建热潮中,房地产、3G/4G基站、水利、公共设施、高铁、高速公路、电力引领了基建投资市场,落脚点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的“土木基建”范围之内。其中,多数基建投资通过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弥补国内区域之间的不平等,缩短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来拉动内需消费并提振经济。在新形势下,这类基建投资的增加将更多来源于结构性的提升,而非如同上两轮的整体大幅投入。传统基建作为经济动能的逐步衰减使其难以再发挥前两次相仿的效果,也就迫切需要新兴产业的介入,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是我国保持下一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由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将更多通过新兴产业来提供赋能。在这一前提下,作为能够承载这些新兴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基建”将超越“土木基建”,通过增加创新供给提升消费需求,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将显著对 GDP 产生拉动作用,成为完成我国经济由“量”向“质”转换,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将以“新基建”为契机出现更深层次的转变。
三、“新基建”的未来
从前面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基建”无论是在补短板方面,还是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都迥异于“旧基建”。“新基建”产业群相互连通,相互渗透的特性使得它们在建设领域能够打破藩篱,从独立投资、独立论证、独立建设向产业的相互融合迈进,推动中国未来的基建市场能够在新兴技术的加持下继续引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基建”将拥有比“旧基建”更加光明的前景。即便如此,我们依旧要保持一个谨慎乐观的态度。特别是“新基建”中5G通讯、特高压与轨道交通三大领域,虽然技术上整体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其关键细分领域(如5G光通讯芯片、光通讯系统)离产业技术的金字塔顶尚有距离,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相对于美、日等国科技巨头的技术实力储备同样依旧相对不足。只有避免市场跟风炒作,推动政策与税收的快速落地,才能够早日为“新基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